靈異事件薄

世界上第一碗麵

轉載自Sciscape.org

人類學:世界上第一碗麵

編輯:Gene
是誰煮出了世界上第一碗麵?這問題終於有了可能的答案了。考古學家在中國黃土高原氾濫區挖掘出最古老的麵條。一小堆保存完好的麵條躺在一個陶土製成的碗裡,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麵條。

義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聲稱自己是麵條的發明人,他們以它為主食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然而麵條是義大利人還是中國人的發明,已經爭論好久,如今因為考古學家在中國黃土高原的一項發現,這項爭論現在終於有答案:中國在四千年前就有麵條,比迄今可考的年代還早了兩千年。

這個裝著麵條的碗是在中國西北青海省民和縣喇家村的黃土高原氾濫區中被挖掘出來的,經過碳十四鑑定,這碗麵已有四千年歷史。四千年前的一次地震將這個小村莊埋在了地下三公尺處。麵條已經煮過,被覆蓋在一個倒扣的陶碗中,麵條屬於細麵,長約50公分,直徑約0.3公分,看起來細細黃黃,極像中國西北部經常使用的一種用小麥粉做成的拉麵,這種麵條用生麵粉做成,並且反覆抻拉成細條。

碗中的麵條在一些沈澱物上方,沈澱與碗底之間的空隙形成一層保護空間,使軟麵條未被壓碎而保存下來。當陶碗出土,麵條因為氧化而迅速化為齏粉,不過考古學家仍設法分析出麵條的成分。當考古學家在查看麵條中的澱粉粒和礦物粒時,他們發現這些古麵條跟我們現在吃的不一樣,不是由小麥製成,而是由粟和小米做成。

發現者之一的中國科學院地質和地球物理所的呂厚遠指出,小麥在中國成功移植歷時不短,它是逐漸從中國西北部發展到東部及南部的。考古學上有證據可以證明,雖然在五千至四千五百年前小麥已在中國西北部出現,但直到唐宋朝才給推廣起來,也就是從西元618到1279年,之後小麥才成為繼大米之後中國第二大穀類作物。

該麵條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葉茂林等人在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發掘出來的。2002年,葉茂林等人發掘青海省喇家新石器遺址時,在齊家文化的文化層中發現了一隻倒置的陶土碗,在碗底有麵條,以這些遺物的狀態研判,當時有人在煮麵,結果遇到大地震引發的洪水,全村幾乎都被洪水淹沒。葉茂林等人從1999年就開始在喇家遺址進行考察。目前葉茂林仍在當地進行發掘研究工作。除了這碗麵,陸續出土的還有人骨化石的房子、陶器、石器及玉石藝品,以及動物骨骸。

呂厚遠則在2004年冬季開始蒐集資料進行觀察研究。他對這些出土的麵條的形狀、成分、製作過程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採集了很多大麥、小麥和穀物的樣本進行了分析比較。結果令他十分驚奇,因為麵條並不是由麥子做成,而是由小米和粟合成的。呂厚遠表示,小米是沒什麼黏性的,怎麼可能做成麵條呢?這是他們一直以來的一個疑惑,什麼樣的手工藝能做出如此細長的麵條,目前他們尚不清楚,還需要進一步考究。即使是現代的廚房也難以做成如此高手工藝的麵條。

不過,這還是說明了當時的先民已經有了較完善的技術對這些植物果實進行脫粒、粉碎達到足以可以製作成麵條的麵粉,利用麵粉做成和目前拉麵一樣均勻、細長的麵條,儘管當時麵粉的質量還比較粗糙。這些發現對於新石器農業考古和古代食品文化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過去中國人聲稱,馬可波羅把麵條從中國帶到義大利,義大利人則說,在馬可波羅之前就有麵條,喇家村陶碗麵的出土,終於有確切證據證明麵條最早淵源。

在喇家村拉麵出土前,在此發現之前,最早關於麵條的記載是在一本東漢時期有一千九百年曆史的書裏。義大利的麵食起源不詳,在現今羅馬北方的伊楚利亞古國一幅西元前四世紀的古墓壁畫中,描繪出奴僕和麵、捍麵、切麵的情景。不過不管是伊楚利亞人或義大利人,通常都被認為是將麵拿來烤食。煮的麵條可能是在西元五到八世紀之間從阿拉伯世界傳至義大利。麵條究竟是不是馬可波羅自中國帶回義大利,始終是謎。

麵條已是中國民俗裏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漢稱之為「煮餅」,魏晉則名為「湯餅」,南北朝謂之「水引」或「餺飥」,唐朝叫做「冷淘」或「不托」,宋朝稱之為「溥飪」。到了宋代,麵條花樣逐漸增多。而中國各地的麵食風味也十分不同,有湯麵、鹵麵、油撥麵、撈麵、刀削麵、空心麵、拉麵等,又有寬麵、細條、銀絲等不同形狀,烹調方法有涼拌、烹撈、脆炸、煨燴、湯煮及炒溜等等。

中國麵條種類之豐富,著實讓人吃驚,據說泡麵的創始人安藤百福曾對中國麵文化進行了深入研究,僅僅考察了十幾個城市,竟品嚐到300多種麵條。每天吃上一種,也要吃上一年時間,恐怕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像麵條一樣,能有如此多的變化,如此多的滋味,引來如此多的食客。

原學術論文:
Lu, H. et al. Culinary archaeology: Millet noodles in Late Neolithic China. Nature 437, 967-968 (13 October 2005) | doi: 10.1038/437967a